第三百九十六章:大捷!大捷!捷报!捷报!_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
热心小说网 > 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 > 第三百九十六章:大捷!大捷!捷报!捷报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百九十六章:大捷!大捷!捷报!捷报!

  “快看,脱古思帖木儿是不是要跑了!”

  朱标闻声,循着声音看去。

  脱古思帖木儿的穿着很好认。

  只见,在一群元兵护卫下,脱古思帖木儿消失在城头。

  随着脱古思帖木儿为首的北元上层撤离,城头元军士气顿时跌落,更为混乱,败退速度更快。

  “报!东西两城登城成功!”

  片刻后,斥候带回来的消息,让朱标等人明白,脱古思帖木儿为首的北元上层为何会突然撤退。

  原来是第二协一二两个标,在东西两城也建功登城了。

  ……

  脱古思帖木儿离开半柱香后。

  整个城头,成建制抵抗的元军已经没有了。

  又过了半柱香后。

  喊杀声完全停止。

  一面大明龙旗,被插在城头。

  “赢了!”

  “王爷威武!”

  “我们赢了!王爷威武!”

  “陆军第一镇,强无敌!”

  ……

  砰砰砰……

  零星的对天鸣铳声中,城上、城下,陆军第一镇爆发出激烈欢呼。

  后方十数万双眼睛目睹着,陆军第一镇欢呼胜利。

  普通的士卒对朱棣没那么多抵触。

  相反,还十分敬重朱棣。

  “燕王千岁!”

  “燕王千岁千岁千千岁!”

  ……

  呼喊声起初很轻微从阵列中响起。

  很快,就凝聚成一道声浪,冲霄而起。

  朱樉、丘福、朱能等人,扭头看着十数万将士为朱棣齐呼,忍不住笑了。

  不过,也有些人,脸色十分难看。

  城头。

  陆军第一镇将士,被城外山呼海啸般声浪惊动,欢呼声渐渐息落,短暂愣怔后,目光崇拜看向朱棣。

  刘民丰在山呼千岁声中。

  登上城头。

  小跑来到朱棣身边。

  看着朱棣左臂的半截箭,忙冲上去查看,看到箭矢洞穿了胳膊,松了口气。

  能洞穿胳膊,就意味着,箭没有伤了骨头。

  这种肌肉贯穿伤并不严重。

  “师傅,我帮你处理一下。”

  朱棣闻声回神,笑着直接用左手揉了揉臭小子的脑袋,“师傅这点伤势不打紧,等会儿再处理也不迟,先去救助将士们。”

  为将者,这种伤免不了。

  之前在草原转进期间。

  他受过比现在更严重的伤。

  没有伤筋动骨。

  不影响战斗,作战期间,个把月伤口不感染就能愈合。

  疼是真疼。

  可不致命。

  刘民丰拗不过朱棣,只能带着救护队匆匆离开。

  尽快救治将士们,师傅才能安心让他处理伤势。

  朱棣目视刘民丰离开背影,收回视线,吩咐:“张武,还有没有力气了?”

  张武憨厚笑笑。

  这小子运气好,没被流矢击中,除了脸上被擦伤,浑身上下好好地,拍着胸脯,憨厚笑道:“王爷,我还没用力呢!”

  朱棣笑道:“那带人去东西两门传令,尽快统计伤亡。”

  他迫切想知道,具体的伤亡数字。

  陆军第一镇是他耗费无数心血,打造的东番新军样板。

  是他的心头肉。

  战争进行时,每一个将士伤亡。

  他都心疼的难受。

  可为将者,他也很清楚,慈不掌兵。

  若是因为伤亡,情绪不理智。

  没有按照既定的作战计划往前冲。

  没有赢得战争胜利。

  牺牲的将士,就是白白牺牲。

  而且还会造成更多将士牺牲。

  为将者。

  战争打响后。

  只要没有撞得头破血流,只要有赢得胜利的希望,无论伤亡多么大,都要往前冲,直到战争胜利。

  后退半步,都不配为将!

  朱棣在城楼内,不安等着统计结果。

  后方。

  朱标扭头,看向众人,“咱们先去陆军第一镇的救护队看看,然后入城如何?”

  今天,老四陆军第一镇实战的细节,大多他们都看到了。

  唯独陆军第一镇救护队,救治伤兵的细节,只观察了一半。

  “遵命!”

  诸将纷纷附同。

  他们也想看看。

  战场上,朱四郎学生,刘民丰带人奔跑穿梭,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
  片刻后。

  朱标带着众人来到救护队搭建起的五座营帐。

  第一座营帐内,都是伤势较轻的士卒。

  将士们已经忍着疼痛,在开玩笑了。

  第二座、第三座营帐内,是已经处理完伤势的将士,或是伤势严重,需要躺着休息。

  或是处于昏迷中。

  有救护队的学徒正在煎药。

  第四座营帐则是一群尚未处理,昏迷的伤兵……

  朱标一直来到第五座营帐。

  撩起帘子入内。

  浓浓血腥味扑鼻而来。

  所有人都在忙碌。

  “弹丸卡在腿骨了,很深,需要剔骨!”

  朱标听到左侧大喊声,带着众人快步走过去。

  就见刘民丰给一名挂着一杠四颗金星,红底肩章的郎中打下手。

  这名郎中的级别。

  按照新军军衔,相当于一名管带!

  郎中手中拿着一把,造型奇特的小刀,吩咐:“剔骨需要最高剂量麻服散!”

  刘民丰娴熟拧开水囊,倒出一大碗黑乎乎的汤汁。

  朱标等人注视中,伤兵喝完后,昏昏沉沉失去知觉。

  管带级郎中,用小刀谨慎割开伤口,边割边为刘民丰,以及周围几名郎中讲解,“这个地方很要命,一定要小心,有一根十分重要的血管,一旦割断这根血管……”

  朱标等人看着血呼啦呲的场景。

  就连蓝玉、沐英、徐达这些久经战阵,不知道杀过多少敌军的将领,都不由微微皱眉。

  这和战场杀敌不一样。

  小刀子,小心翼翼,一点点割开腿上的肉,鲜血渗出。

  受伤将士,昏迷中,脸苍白,渗出豆大汗珠。

  怎么看,都有些渗人。

  说实话。

  以往军中受伤,没有这么干的!

  不,即便是现在,朝廷新军救护队,也没有这么干的!

  在众人关注中,郎中认真给刘民丰等人讲述着,他对人体构造的研究。

  这名郎中,是陆军第一镇中,最好的郎中。

  在朱棣的秘密命令下,强制性给数十个伤势十分严重,必死无疑的海盗进行过外科手术。

  只侥幸治活一个。

  不过在救治中,这名郎中对人体构造已经十分了解了。

  ……

  片刻后。

  朱标等人看到了鲜血染红的腿骨。

  一颗弹丸,几乎完全卡入腿骨中。

  数十双眼睛注视下。

  只见郎中用一块,像极刨刃的光亮厚实刀片,一点点将弹丸周围的骨头剔掉。

  取出卡在腿骨中的弹丸。

  当啷!

  染血的弹丸,落在旁边一名郎中端着的铁盒里。

  发出的清脆声。

  让所有人心头都不由一紧。

  “撒三七粉、蒲公英粉,拿针线,刘民丰你来缝合伤口!”

  郎中命令中。

  一些白色粉末被洒在伤口内,刘民丰拿着一根弯针,穿线缝合。

  郎中边擦手边解释,“伤口缝合,更有利于愈合,化脓的几率就会降低,接下来,每隔半天,就必须给将士换新的棉布包裹伤口,每次都要撒三七粉、蒲公英粉,其实,蒲公英的汁水更能有效抑制伤口化脓,可惜,这里不是咱们东番,无法找到随处可见的鲜嫩蒲公英,只能用蒲公英粉凑合了,接下来,除了外服,还要内服清热解毒的汤药,刘民丰,这个重伤兄弟,由你来亲自看护监督……”

  随后。

  营帐内,一群郎中又开始忙碌。

  朱标也没继续待着打扰。

  带着众人从营帐内出来。

  常茂小声嘀咕,“太子爷亲自来看,这群郎中瞎了吗?竟然都不请安……”

  “你闭嘴!”

  蓝玉怒叱一声,其他想附和的人,话到嘴边,紧紧抿唇,看向蓝玉。

  蓝玉转身向朱标,“太子,这是新军操典中,救护队的规章,燕王规定,凡是救护队施救期间,无论是任何人视察,救护队都不许分神行礼,要抓紧时间,全力抢救……”

  这些条条框框的细则,新军操典中都有。

  可惜,照搬回朝廷后。

  尊卑贵贱的旧习太严重。

  根本无法完全不折不扣执行。

  之前,训练中受伤,太子视察。

  郎中行礼。

  他也不敢直接制止郎中。

  说到底,他和沐英也拘泥于传统,不敢、不愿、不想驳了太子的面子。

  朱标点点头,吩咐:“今后,朝廷救护队也必须,一丝不苟执行新军操典制定的规则。”

  他也疏忽了。

  他传统的认为,一支军队的战斗力,主要在于训练。

  新军操典,图文结合,厚厚一本。

  他时间也忙。

  只专著看了训练方面的内容。

  救护队这种边角内容,只是粗略看了眼。

  如今看来,真是忽略了很多啊!

  朱标收敛思绪,说道:“走吧,我们去城头看看。”

  蓝玉、沐英、徐达、汤和等人迅速跟上。

  常茂再次被训,和李景隆跟在后面,小声嘀咕,“他朱四郎架子好大,还得让太子爷亲自去看他!”

  ……

  就当朱标带着一群将领赶往城头时。

  张北城东北方向,五里外。

  狼狈弃城而去的脱古思帖木儿,率领一群惊弓之鸟停住。

  下令派兵去收拢逃出城的溃兵后。

  脱古思帖木儿找借口把张玉支走。

  带着纳哈出等人,来到一条小溪边。

  篝火燃起。

  脱古思帖木儿脸色苍白,目光环视马哈木等人,“陆军第一镇如何?”

  所有人都低头,盯着中间的火堆,沉默不语。

  片刻后。

  马哈木抬头,苦涩道:“尽管不愿承认,但如果明军全都是陆军第一镇这种精锐,我就会建议可汗,避开明军锋芒,向漠北,哪怕是追寻先祖足迹,向西扩张都好过与陆军第一镇这等精锐交手。”

  马哈木不懂‘战争机器’这个词。

  但陆军第一镇那种宛若精妙计算的进攻节奏,还是让马哈木看的心惊胆战。

  现在回想,都觉,那不是在打仗!

  更像是一场精美算计好的杀戮!

  为将者。

  都很清楚。

  打仗其实打的就是军队的组织力。

  对等条件,哪一方兵马的组织力更强,哪一方的胜算就更大。

  他没少打仗。

  但第一次,见到,有人能把军队进攻,组织到数千人,宛若一人的程度。

  阿鲁台小声道:“攻城战,咱们蒙古人骑兵优势没有发挥出来,或许,野战,明四皇子的陆军第一镇全是步军,就只能任人收割……”

  众人瞥了眼阿鲁台。

  从所有人眼神中,都能看出,大伙儿信心不足。

  那等组织力。

  草原上的骑兵与之赢战于野,真就能随意收割?

  咳咳……

  脱古思帖木儿轻咳几声,“现在,本汗来说说,我的想法,此战,朱四郎不是我的主要对手,我要明太子朱标的脑袋,或者将其擒获!”

  ……

  马哈木等人。

  乃至纳哈出,全都惊愕看着脱古思帖木儿。

  这位可汗,之前满世界嚷嚷夺妻之恨。

  给明四皇子的战书中,还搞了一个七大恨出来。

  现在却说,此战主要目标是明太子朱标?

  脱古思帖木儿豪爽一笑,“一个女人算什么,本汗此前那样做,只是想让明军上上下下,认定本汗会把主要兵力,集中用于打击朱四郎,明太子若是相信,为了攻克本汗王庭,就极有可能让明四皇子与他分兵。”

  “初期,我也会调动你们这些精锐,看似紧盯着明四皇子,然后偷偷抽兵回捕鱼儿海……”

  ……

  脱古思帖木儿将全盘计划说完后。

  猛地握拳,“此战,我们要围歼朱标统帅的大明精锐,若是活捉朱标,我们就以朱标为人质,冲入中原!”

  马哈木等人,不由惊讶看着脱古思帖木儿。

  他们小看这位可汗了。

  这计划,有点意思啊!

  据说,大明上至皇帝朱元璋,下至百官都十分重视这位明太子。

  朱四郎明明很优秀,竟然被朱元璋以及群臣,放逐到海外。

  若是擒获明太子朱标。

  或许还真可以,以其为人质,冲入中原。

  即便无法在中原立足。

  狠狠抢一把,总可以吧?

  “听说明皇十分重视朱标。”

  “据说,大明文武也十分支持朱标,为了朱标,连明四皇子这种雄杰都容不下。”

  “若是咱们擒获朱标,大明愿意付出什么代价呢?”

  “哈哈……”

  ……

  朱标、朱棣并不知,脱古思帖木儿已经和草原诸部首领达成一致意见。

  伪装重兵,吸引朱棣。

  暗中秘密调兵,伏击朱标!

  此时。

  朱标正在城楼内,听取谭渊向朱棣汇报伤亡。

  “王爷,综述,此战,战死三百多兄弟,无法参加接下来战斗的轻重伤兄弟三百余人,总计,战损七百二十三人,损失两门火炮,一门火炮彻底报废,一门火炮修理好炮车后,还能继续使用……”

  谭渊还在继续汇报。

  朱标身后的大明将领,惊讶小声议论。

  “损伤并不大啊!”

  “是啊,那等排队送死,原以为损伤会很大,没想到只有七百多人,战死者,更是只有三百余人。”

  “我问过了,陆军第一镇那种纸甲发挥了很大作用,登城过程中,很多被枪挑中、刀劈砍,摔下城头的将士,只要没被戳中面门,伤势并不严重,我也查看了受损的纸甲,近距离劈砍,只能砍断十几层丝绢,这种纸甲的防护性,比咱们将士的铁甲,似乎都好。”

  ……

  “损失小的原因,不止这些,看似排队送死,可其实,七十步开始后,交替射击推进,城头元兵的节奏被打乱,射出的箭雨看似密密麻麻,可攻击力度并不大……”

  ……

  朱标一边听着谭渊汇报,一边听着身后,将领们反思讨论。

  片刻后。

  谭渊停下来,笑道:“王爷,咱们光是杀伤的元兵,就四千多人,加上一千多俘虏,以及拿下张北城,这个战损比,很漂亮了!”

  朱棣笑笑。

  是很漂亮。

  要知道,这是陆军第一镇第一次实战。

  能打出这么漂亮的战损比。

  原因来自于很多方面。

  一、数年如一日,紧抓不放的艰苦训练。

  二、新兴的战争模式中,元兵不适应,甚至根本没有有效的应对办法。

  ……

  无论如何。

  陆军第一镇,经此一战,军魂、兵魄算是真正塑造成形了!

  朱棣点头,吩咐道:“把战死兄弟就地火化,咱们将来要带着兄弟们回东番。”

  在座陆军第一镇将士,脸上笑容瞬间消失。

  哗啦!

  所有人骤然起身,抬头挺胸,肃穆道:“是!”

  朝廷这边将领被陆军第一镇将校突然的行为,吓了一跳。

  待将士们重新落座后。

  朱标含笑开口,“老四,已经统计清楚,是不是可以派人给父皇传捷报了,父皇恐怕还在盼着你的捷报。”

  朱标身后,好些人听闻后,神色略显沉凝。

  余光看向朱棣。

  大伙儿,不希望这份捷报太过高调。

  朱四郎懂事点最好。

  比如修改一下。

  说成,在太子爷指挥下,朝廷新军,协助陆军第一镇,夺取张北城。

  陆军第一镇应该述功。

  但不该不懂事,独吞功劳!

  “那就有劳大哥了。”

  朱棣话一出,许多人脸色变黑。

  朱棣注意到了。

  却没有理会。

  他愿意领着陆军第一镇打首战,给所有人做表率。

  但将士们牺牲换来的荣耀。

  就该属于将士们!

  他没有权力,为了和大哥的兄弟关系,就完全抹杀将士们的荣耀。

  他带着将士们回朝助战。

  替大哥效死力。

  已经是他这个弟弟,能做的最大限度。

  他绝不会为了兄弟情谊,抹杀掉,本该属于将士们的荣耀!

  帮大哥是帮大哥。

  即便是大哥,也应该明白他的底线!

  若是有朝一日,大哥明知他的底线,还踩踏。

  那么,兄弟翻脸,他也在所不惜!

  ……

  当天,数十骑传令兵,快马加鞭,八百里加急,冲向万全都司、冲向北平、冲向金陵……

  求月票、推荐票、追订、全订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rx96.com。热心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rx96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